图片展示
图片展示
图片展示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四次修改对照及简析

作者:IP March 浏览: 发表时间:2020-10-20 21:00:00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2008年第三次修改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20201017日第四次修改版)

汇知观点

第一章      

第一章       


第一条 为了保护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鼓励发明创造,推动发明创造的应用,提高创新能力,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制定本法。

第一条 (内容无修改)


第二条 本法所称的发明创造是指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

 

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

第二条 本法所称的发明创造是指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

 

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整体或者局部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

1、新法允许对产品的局部给予外观设计保护,使得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变得更大,保护方式变得更加灵活。进而将会更好地抑制实践中仅抄袭产品局部设计而规避侵权风险的做法。


2、对于图形用户界面(GUI)的外观设计,申请人有望不需要再将外观设计产品局限于“显示屏幕面板”,而仅保护界面本身的设计。但是,实操中的审查标准还需要结合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具体审查实践参考并明确。

第三条 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负责管理全国的专利工作;统一受理和审查专利申请,依法授予专利权。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专利管理工作。

第三条 (内容无修改)


第四条 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涉及国家安全或者重大利益需要保密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四条 (内容无修改)


第五条 对违反法律、社会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


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获取或者利用遗传资源,并依赖该遗传资源完成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

第五条 (内容无修改)


第六条 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为职务发明创造。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申请被批准后,该单位为专利权人。

 

非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申请被批准后,该发明人或者设计人为专利权人。

 

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单位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订有合同,对申请专利的权利和专利权的归属作出约定的,从其约定。

第六条 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为职务发明创造。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申请被批准后,该单位为专利权人。该单位可以依法处置其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和专利权,促进相关发明创造的实施和运用。

 

非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申请被批准后,该发明人或者设计人为专利权人。

 

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单位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订有合同,对申请专利的权利和专利权的归属作出约定的,从其约定。

1、明确了单位对职务发明创造的处置权利,在实践中,单位处置专利的方式可能包括转让、许可、专利权质押融资等。


2、与关于开放许可的新条款(修改后第五十条—第五十三条)相配合,实质目的在于促进发明创造的实施和运用。

第七条 对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的非职务发明创造专利申请,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压制。

第七条 (内容无修改)


第八条 两个以上单位或者个人合作完成的发明创造、一个单位或者个人接受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委托所完成的发明创造,除另有协议的以外,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完成或者共同完成的单位或者个人;申请被批准后,申请的单位或者个人为专利权人。

第八条 (内容无修改)


第九条 同样的发明创造只能授予一项专利权。但是,同一申请人同日对同样的发明创造既申请实用新型专利又申请发明专利,先获得的实用新型专利权尚未终止,且申请人声明放弃该实用新型专利权的,可以授予发明专利权。


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分别就同样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专利权授予最先申请的人。

第九条 (内容无修改)


第十条 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可以转让。


中国单位或者个人向外国人、外国企业或者外国其他组织转让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手续。


转让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当事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并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登记,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予以公告。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转让自登记之日起生效。

第十条 (内容无修改)


第十一条 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被授予后,除本法另有规定的以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


外观设计专利权被授予后,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外观设计专利产品。

第十一条 (内容无修改)


第十二条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实施他人专利的,应当与专利权人订立实施许可合同,向专利权人支付专利使用费。被许可人无权允许合同规定以外的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实施该专利。

第十二条 (内容无修改)


第十三条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申请人可以要求实施其发明的单位或者个人支付适当的费用。

第十三条 (内容无修改)


第十四条 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发明专利,对国家利益或者公共利益具有重大意义的,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报经国务院批准,可以决定在批准的范围内推广应用,允许指定的单位实施,由实施单位按照国家规定向专利权人支付使用费。

(改为第四十九条)

该部分内容实质上为专利实施和运用,因此修改后的新法,将其转移至第六部分(修改前为强制许可,修改后为特别许可);作为专利特别许可的一部分内容。

第十五条 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共有人对权利的行使有约定的,从其约定。没有约定的,共有人可以单独实施或者以普通许可方式许可他人实施该专利;许可他人实施该专利的,收取的使用费应当在共有人之间分配。


除前款规定的情形外,行使共有的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应当取得全体共有人的同意。

第十四条 (编号变化,内容无修改)


第十六条 被授予专利权的单位应当对职务发明创造的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给予奖励;发明创造专利实施后,根据其推广应用的范围和取得的经济效益,对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给予合理的报酬。

第十五条 被授予专利权的单位应当对职务发明创造的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给予奖励;发明创造专利实施后,根据其推广应用的范围和取得的经济效益,对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给予合理的报酬。


国家鼓励被授予专利权的单位实行产权激励,采取股权、期权、分红等方式,使发明人或者设计人合理分享创新收益。

1、在第六条明确单位对职务发明创造处置权利的同时,本条的修改旨在鼓励发明人进行发明创造,促进发明创造的产生。


2、新法中虽然明确了发明人或者设计人分享创新收益的建议方式,但是在实践中,第一发明人/设计人和其他发明人的分配占比、发明人或者设计人在促使创新收益后,和单位解约的特殊情况和具体细节,需要在具体的实务中进一步探索和总结。

第十七条 发明人或者设计人有权在专利文件中写明自己是发明人或者设计人。


专利权人有权在其专利产品或者该产品的包装上标明专利标识。

第十六条 (编号变化,内容无修改)


第十八条 在中国没有经常居所或者营业所的外国人、外国企业或者外国其他组织在中国申请专利的,依照其所属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依照互惠原则,根据本法办理。

第十七条 (编号变化,内容无修改)


第十九条 在中国没有经常居所或者营业所的外国人、外国企业或者外国其他组织在中国申请专利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的,应当委托依法设立的专利代理机构办理。


中国单位或者个人在国内申请专利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的,可以委托依法设立的专利代理机构办理。


专利代理机构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按照被代理人的委托办理专利申请或者其他专利事务;对被代理人发明创造的内容,除专利申请已经公布或者公告的以外,负有保密责任。专利代理机构的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十八条 (编号变化,内容无修改)


第二十条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将在中国完成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向外国申请专利的,应当事先报经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进行保密审查。保密审查的程序、期限等按照国务院的规定执行。


中国单位或者个人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的有关国际条约提出专利国际申请。申请人提出专利国际申请的,应当遵守前款规定。


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的有关国际条约、本法和国务院有关规定处理专利国际申请。


对违反本条第一款规定向外国申请专利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中国申请专利的,不授予专利权。

第十九条 (编号变化,内容无修改)



第二十条 申请专利和行使专利权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不得滥用专利权损害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


滥用专利权,排除或者限制竞争,构成垄断行为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处理。

1、此条款针对以往时有发生的恶意诉讼、滥用专利权现象而增加。


2、预计此条款将对部分有技术优势的头部企业,如掌握标准必要专利的企业或者外国企业在国内的专利诉讼决策产生一定影响。


3、新法将滥用专利权、公共利益、他人合法权益、限制竞争以及垄断行为挂钩,实质目的也是为了促进良好的科技创新,健全保护机制,与总则部分第一条相对应。

第二十一条 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及其专利复审委员会应当按照客观、公正、准确、及时的要求,依法处理有关专利的申请和请求。


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应当完整、准确、及时发布专利信息,定期出版专利公报


在专利申请公布或者公告前,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及有关人员对其内容负有保密责任。

第二十一条 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应当按照客观、公正、准确、及时的要求,依法处理有关专利的申请和请求。


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应当加强专利信息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完整、准确、及时发布专利信息,提供专利基础数据,定期出版专利公报,促进专利信息传播与利用。


在专利申请公布或者公告前,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及有关人员对其内容负有保密责任。

1、由于原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已于2019年更名为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复审和无效审理部,并且负责专利复审和无效的相关审理工作,所以此次新法删除了专利复审委员会。


2、与关于开放许可的新条款相呼应,通过促进专利信息传播,加强公众对专利技术的认知,旨在促进发明创造的实施和运用。


3、特别增加了“加强专利信息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使得今后在专利检索,数据分析,信息查询方面,为公众带来更大的便利性。

第二章  授予专利权的条件

第二章  授予专利权的条件


第二十二条 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和实用新型,应当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新颖性,是指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不属于现有技术;也没有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就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申请日以前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或者公告的专利文件中。


创造性,是指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发明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该实用新型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实用性,是指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能够制造或者使用,并且能够产生积极效果。


本法所称现有技术,是指申请日以前在国内外为公众所知的技术。

第二十二条 (内容无修改)


第二十三条 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应当不属于现有设计;也没有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就同样的外观设计在申请日以前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告的专利文件中。


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与现有设计或者现有设计特征的组合相比,应当具有明显区别。


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不得与他人在申请日以前已经取得的合法权利相冲突。


本法所称现有设计,是指申请日以前在国内外为公众所知的设计。

第二十三条 (内容无修改)


第二十四条 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在申请日以前六个月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丧失新颖性:


(一)在中国政府主办或者承认的国际展览会上首次展出的;


(二)在规定的学术会议或者技术会议上首次发表的;


(三)他人未经申请人同意而泄露其内容的。

第二十四条 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在申请日以前六个月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丧失新颖性:


(一)在国家出现紧急状态或者非常情况时,为公共利益目的首次公开的;


(二)在中国政府主办或者承认的国际展览会上首次展出的;


(三)在规定的学术会议或者技术会议上首次发表的;


(四)他人未经申请人同意而泄露其内容的。

1、新法中,增加了新颖性宽限期的特殊情形—“在国家出现紧急状态或者非常情况时,为公共利益目的首次公开的”。实质上也是进一步保障发明人权利和平衡公共利益的举措。


举例说明:

如果为了应对国家紧急情况或者非常情况,例如突发流行疾病等,公开了某项专门针对该流行疾病控制和应对的最新技术。那么在一定期限内,该最新技术仍然可以申请专利,申请人不用担心由于该技术已经被公开而破坏专利申请的新颖性。

第二十五条 对下列各项,不授予专利权:


(一)科学发现;


(二)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


(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四)动物和植物品种;


(五)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


(六)对平面印刷品的图案、色彩或者二者的结合作出的主要起标识作用的设计。


对前款第(四)项所列产品的生产方法,可以依照本法规定授予专利权。

第二十五条 对下列各项,不授予专利权:


(一)科学发现;


(二)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


(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四)动物和植物品种;


(五)原子核变换方法以及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


(六)对平面印刷品的图案、色彩或者二者的结合作出的主要起标识作用的设计。


对前款第(四)项所列产品的生产方法,可以依照本法规定授予专利权。

《专利审查指南》中早已规定:不仅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不能授予专利权,同时原子核变换方法本身也不能授予专利权。本次新法的修改,统一了规定。

第三章  专利的申请

第三章  专利的申请


第二十六条 申请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的,应当提交请求书、说明书及其摘要和权利要求书等文件。


请求书应当写明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名称,发明人的姓名,申请人姓名或者名称、地址,以及其他事项。


说明书应当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作出清楚、完整的说明,以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准;必要的时候,应当有附图。摘要应当简要说明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技术要点。


权利要求书应当以说明书为依据,清楚、简要地限定要求专利保护的范围。


依赖遗传资源完成的发明创造,申请人应当在专利申请文件中说明该遗传资源的直接来源和原始来源;申请人无法说明原始来源的,应当陈述理由。

第二十六条 (内容无修改)


第二十七条 申请外观设计专利的,应当提交请求书、该外观设计的图片或者照片以及对该外观设计的简要说明等文件。


申请人提交的有关图片或者照片应当清楚地显示要求专利保护的产品的外观设计。

第二十七条 (内容无修改)


第二十八条 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收到专利申请文件之日为申请日。如果申请文件是邮寄的,以寄出的邮戳日为申请日。

第二十八条 (内容无修改)


第二十九条 申请人自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外国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十二个月内,或者自外观设计在外国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六个月内,又在中国就相同主题提出专利申请的,依照该外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依照相互承认优先权的原则,可以享有优先权。


申请人自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十二个月内,又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就相同主题提出专利申请的,可以享有优先权。

第二十九条 申请人自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外国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十二个月内,或者自外观设计在外国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六个月内,又在中国就相同主题提出专利申请的,依照该外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依照相互承认优先权的原则,可以享有优先权。


申请人自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十二个月内,或者自外观设计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六个月内,又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就相同主题提出专利申请的,可以享有优先权。

本次专利法修改之前,外观设计专利,不能要求国内优先权,其在国内优先权一直是缺失状态。新法中,首次增补了外观设计专利在国内要求优先权的内容,优先权期限和国外优先权一致,均为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六个月,该举措进一步加强了申请人对外观设计的保护。

第三十条 申请人要求优先权的,应当在申请的时候提出书面声明,并且在三个月内提交第一次提出的专利申请文件的副本;未提出书面声明或者逾期未提交专利申请文件副本的,视为未要求优先权。

第三十条 申请人要求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优先权的,应当在申请的时候提出书面声明,并且在第一次提出申请之日起十六个月内,提交第一次提出的专利申请文件的副本。


申请人要求外观设计专利优先权的,应当在申请的时候提出书面声明,并且在三个月内提交第一次提出的专利申请文件的副本。


申请人未提出书面声明或者逾期未提交专利申请文件副本的,视为未要求优先权。

对于要求发明和实用新型优先权的,现行专利法规定在要求优先权三个月内提交第一次提出的专利申请文件的副本。此次修改给申请人提供了更加充裕的时间来提交优先权文件副本(发明和实用新型自第一次提交申请之日起十六个月,外观设计自第一次提交申请之日起三个月),在程序上对申请人更加友好。

第三十一条 一件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应当限于一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属于一个总的发明构思的两项以上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可以作为一件申请提出。


一件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应当限于一项外观设计。同一产品两项以上的相似外观设计,或者用于同一类别并且成套出售或者使用的产品的两项以上外观设计,可以作为一件申请提出。

第三十一条 (内容无修改)


第三十二条 申请人可以在被授予专利权之前随时撤回其专利申请。

第三十二条 (内容无修改)


第三十三条 申请人可以对其专利申请文件进行修改,但是,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文件的修改不得超出原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记载的范围,对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文件的修改不得超出原图片或者照片表示的范围。

第三十三条 (内容无修改)


第四章 专利申请的审查和批准

第四章 专利申请的审查和批准


第三十四条 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收到发明专利申请后,经初步审查认为符合本法要求的,自申请日起满十八个月,即行公布。


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可以根据申请人的请求早日公布其申请。

第三十四条 (内容无修改)


第三十五条 发明专利申请自申请日起三年内,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可以根据申请人随时提出的请求,对其申请进行实质审查;申请人无正当理由逾期不请求实质审查的,该申请即被视为撤回。


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认为必要的时候,可以自行对发明专利申请进行实质审查。

第三十五条 (内容无修改)


第三十六条 发明专利的申请人请求实质审查的时候,应当提交在申请日前与其发明有关的参考资料。


发明专利已经在外国提出过申请的,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可以要求申请人在指定期限内提交该国为审查其申请进行检索的资料或者审查结果的资料;无正当理由逾期不提交的,该申请即被视为撤回。

第三十六条 (内容无修改)


第三十七条 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对发明专利申请进行实质审查后,认为不符合本法规定的,应当通知申请人,要求其在指定的期限内陈述意见,或者对其申请进行修改;无正当理由逾期不答复的,该申请即被视为撤回。

第三十七条 (内容无修改)


第三十八条 发明专利申请经申请人陈述意见或者进行修改后,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仍然认为不符合本法规定的,应当予以驳回。

第三十八条 (内容无修改)


第三十九条 发明专利申请经实质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的,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作出授予发明专利权的决定,发给发明专利证书,同时予以登记和公告。发明专利权自公告之日起生效。

第三十九条 (内容无修改)


第四十条 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的,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作出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或者外观设计专利权的决定,发给相应的专利证书,同时予以登记和公告。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自公告之日起生效。

第四十条 (内容无修改)


第四十一条 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设立专利复审委员会。专利申请人对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驳回申请的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专利复审委员会请求复审。专利复审委员会复审后,作出决定,并通知专利申请人。


专利申请人对专利复审委员会的复审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四十一条 专利申请人对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驳回申请的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个月内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请求复审。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复审后,作出决定,并通知专利申请人。


专利申请人对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的复审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原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已于2019年更名为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复审和无效审理部,并且负责专利复审和无效的相关审理工作,所以此次新法进行适应性修改。

 

第五章 专利权的期限、终止和无效

第五章 专利权的期限、终止和无效


第四十二条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十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

第四十二条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的期限为十年,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十五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


自发明专利申请日起满四年,且自实质审查请求之日起满三年后授予发明专利权的,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应专利权人的请求,就发明专利在授权过程中的不合理延迟给予专利权期限补偿,但由申请人引起的不合理延迟除外。


为补偿新药上市审评审批占用的时间,对在中国获得上市许可的新药相关发明专利,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应专利权人的请求给予专利权期限补偿。补偿期限不超过五年,新药批准上市后总有效专利权期限不超过十四年。

1、新法延长外观设计专利保护期,加强了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力度,并为我国可能加入海牙协定在立法上做好准备。


2、此条款似乎与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有关。因授权过程中的不合理延迟而进行期限补偿,在国外对应的是专利权期限调整(adjustment)。这是对申请人和专利权人有利的规定。但实践中具体操作标准和要求,还有待国家知识产权局予以明确。相应地,将来在判断一项专利是否仍然有效时,工作将变的复杂起来,不能像以往,再简单以申请日为计算基准衡量保护期限了。


3、针对 “补偿新药上市审评审批占用时间”的增加内容,也与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有关。对新药相关发明专利保护期进行期限补偿,在国外对应的是专利权期限延长(extension)。对研发型的医药企业,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这样的规定都是有利的。接下来的实践中,就是如何对操作进行细化,比如如何计算补偿的期限,新药批准上市以哪个时间点为准等。国际上,欧美等国对专利权期限补偿有不同的计算方法,而我国会采用何种计算方法,非常值得期待。

第四十三条 专利权人应当自被授予专利权的当年开始缴纳年费。

第四十三条 (内容无修改)


第四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专利权在期限届满前终止:


(一)没有按照规定缴纳年费的;


(二)专利权人以书面声明放弃其专利权的。


专利权在期限届满前终止的,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登记和公告。

第四十四条 (内容无修改)


第四十五条 自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公告授予专利权之日起,任何单位或者个人认为该专利权的授予不符合本法有关规定的,可以请求专利复审委员会宣告该专利权无效。

第四十五条 自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公告授予专利权之日起,任何单位或者个人认为该专利权的授予不符合本法有关规定的,可以请求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宣告该专利权无效。

原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已于2019年更名为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复审和无效审理部,并且负责专利复审和无效的相关审理工作,所以此次新法进行适应性修改。

第四十六条 专利复审委员会对宣告专利权无效的请求应当及时审查和作出决定,并通知请求人和专利权人。宣告专利权无效的决定,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登记和公告。


专利复审委员会宣告专利权无效或者维持专利权的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应当通知无效宣告请求程序的对方当事人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第四十六条 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对宣告专利权无效的请求应当及时审查和作出决定,并通知请求人和专利权人。宣告专利权无效的决定,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登记和公告。


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宣告专利权无效或者维持专利权的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应当通知无效宣告请求程序的对方当事人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原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已于2019年更名为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复审和无效审理部,并且负责专利复审和无效的相关审理工作,所以此次新法进行适应性修改。

第四十七条 宣告无效的专利权视为自始即不存在。


宣告专利权无效的决定,对在宣告专利权无效前人民法院作出并已执行的专利侵权的判决、调解书,已经履行或者强制执行的专利侵权纠纷处理决定,以及已经履行的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和专利权转让合同,不具有追溯力。但是因专利权人的恶意给他人造成的损失,应当给予赔偿。


依照前款规定不返还专利侵权赔偿金、专利使用费、专利权转让费,明显违反公平原则的,应当全部或者部分返还。

第四十七条 (内容无修改)


第六章 专利实施的强制许可

第六章 专利实施的特别许可



第四十八条 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地方人民政府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应当会同同级相关部门采取措施,加强专利公共服务,促进专利实施和运用。

此次新法,强调了促进专利实施和运用,此处调整也是出于同样目的,专利实施和运用将会在今后的知产运营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现行专利法第十四条移至此处。

第四十九条 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发明专利,对国家利益或者公共利益具有重大意义的,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报经国务院批准,可以决定在批准的范围内推广应用,允许指定的单位实施,由实施单位按照国家规定向专利权人支付使用费。



第五十条 专利权人自愿以书面方式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声明愿意许可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实施其专利,并明确许可使用费支付方式、标准的,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予以公告,实行开放许可。就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提出开放许可声明的,应当提供专利权评价报告。


专利权人撤回开放许可声明的,应当以书面方式提出,并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予以公告。开放许可声明被公告撤回的,不影响在先给予的开放许可的效力。

关于开放许可的相关制度,英国、德国等国家有先例,旨在促进专利的实施和运用。本质上,开放许可制度是希望利用政府公共服务来促进专利技术供需双方对接,促进专利商业化。对于国内外的大学和研究机构来讲,这样的制度有可能促进其研究成果尽快被企业利用,转化为生产力,并回收资金,进而促进更多,更先进的研究活动。值得注意的是,在实践中,该制度是否会被一些动机不纯的申请主体过度使用,如是否会更方便骗取资助、骗取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等行为,也值得警惕。


第五十一条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有意愿实施开放许可的专利的,以书面方式通知专利权人,并依照公告的许可使用费支付方式、标准支付许可使用费后,即获得专利实施许可。


开放许可实施期间,对专利权人缴纳专利年费相应给予减免。


实行开放许可的专利权人可以与被许可人就许可使用费进行协商后给予普通许可,但不得就该专利给予独占或者排他许可。

本次修改增加的关于开放许可实施期间,减免专利年费的规定,措施上,会鼓励专利权人实施开放许可,对专利权人是真金白银的优惠,并有利于更多开放许可的出现。不过,在实践中,也不排除一些低价值专利的专利权人利用开放许可制度降低其专利维持成本。


第五十二条 当事人就实施开放许可发生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可以请求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进行调解,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在面对纠纷时,依然保持协商优先的惯例。

第四十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根据具备实施条件的单位或者个人的申请,可以给予实施发明专利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的强制许可:


(一)专利权人自专利权被授予之日起满三年,且自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满四年,无正当理由未实施或者未充分实施其专利的;


(二)专利权人行使专利权的行为被依法认定为垄断行为,为消除或者减少该行为对竞争产生的不利影响的。

第五十三条 (编号变化,内容无修改)


第四十九条 在国家出现紧急状态或者非常情况时,或者为了公共利益的目的,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可以给予实施发明专利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的强制许可。

第五十四条 (编号变化,内容无修改)


第五十条 为了公共健康目的,对取得专利权的药品,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可以给予制造并将其出口到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的有关国际条约规定的国家或者地区的强制许可。

第五十五条 (编号变化,内容无修改)


第五十一条 一项取得专利权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比前已经取得专利权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具有显著经济意义的重大技术进步,其实施又有赖于前一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实施的,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根据后一专利权人的申请,可以给予实施前一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强制许可。


在依照前款规定给予实施强制许可的情形下,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根据前一专利权人的申请,也可以给予实施后一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强制许可。

第五十六条 (编号变化,内容无修改)


第五十二条 强制许可涉及的发明创造为半导体技术的,其实施限于公共利益的目的和本法第四十八条第(二)项规定的情形。

第五十七条 (编号变化,内容无修改)


第五十三条 除依照本法第四十八条第(二)项、第五十条规定给予的强制许可外,强制许可的实施应当主要为了供应国内市场。

第五十八条 (编号变化,内容无修改)


第五十四条 依照本法第四十八条第(一)项、第五十一条规定申请强制许可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提供证据,证明其以合理的条件请求专利权人许可其实施专利,但未能在合理的时间内获得许可。

第五十九条 (编号变化,内容无修改)


第五十五条 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作出的给予实施强制许可的决定,应当及时通知专利权人,并予以登记和公告。


给予实施强制许可的决定,应当根据强制许可的理由规定实施的范围和时间。强制许可的理由消除并不再发生时,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应当根据专利权人的请求,经审查后作出终止实施强制许可的决定。

第六十条 (编号变化,内容无修改)


第五十六条 取得实施强制许可的单位或者个人不享有独占的实施权,并且无权允许他人实施。

第六十一条 (编号变化,内容无修改)


第五十七条 取得实施强制许可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付给专利权人合理的使用费,或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的有关国际条约的规定处理使用费问题。付给使用费的,其数额由双方协商;双方不能达成协议的,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裁决。

第六十二条 (编号变化,内容无修改)


第五十八条 专利权人对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关于实施强制许可的决定不服的,专利权人和取得实施强制许可的单位或者个人对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关于实施强制许可的使用费的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六十三条 (编号变化,内容无修改)


第七章 专利权的保护

第七章 专利权的保护


第五十九条 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及附图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表示在图片或者照片中的该产品的外观设计为准,简要说明可以用于解释图片或者照片所表示的该产品的外观设计。

第六十四条 (编号变化,内容无修改)


第六十条 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即侵犯其专利权,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可以责令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当事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处理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侵权人期满不起诉又不停止侵权行为的,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进行处理的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应当事人的请求,可以就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六十五条 (编号变化,内容无修改)


第六十一条 专利侵权纠纷涉及新产品制造方法的发明专利的,制造同样产品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提供其产品制造方法不同于专利方法的证明。


专利侵权纠纷涉及实用新型专利或者外观设计专利的,人民法院或者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可以要求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出具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对相关实用新型或者外观设计进行检索、分析和评价后作出的专利权评价报告,作为审理、处理专利侵权纠纷的证据。

第六十六条 专利侵权纠纷涉及新产品制造方法的发明专利的,制造同样产品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提供其产品制造方法不同于专利方法的证明。


专利侵权纠纷涉及实用新型专利或者外观设计专利的,人民法院或者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可以要求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出具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对相关实用新型或者外观设计进行检索、分析和评价后作出的专利权评价报告,作为审理、处理专利侵权纠纷的证据;专利权人、利害关系人或者被控侵权人也可以主动出具专利权评价报告。

本次修改允许被告侵权方或利害关系人请求专利权评价报告,给了被控侵权方增加了一个对抗专利权人的途径,也给专利许可交易中的被许可方增加取得专利有效性评价的途径,而且此途径成本相对较低。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的新法仍未允许任意第三方请求专利权评价报告。现行法律实践中,存在某单位或个人打算实施某项技术或设计,但是该技术或设计已被他人取得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此时欲实施的一方无法取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出具的官方专利权评价报告。考虑到现存稳定性存疑的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我们认为允许任意第三方请求专利权评价报告很有必要,从而使公众可以较低成本取得对专利有效性的初步认知。

第六十二条 在专利侵权纠纷中,被控侵权人有证据证明其实施的技术或者设计属于现有技术或者现有设计的,不构成侵犯专利权。

第六十七条 (编号变化,内容无修改)


第六十三条 假冒专利的,除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外,由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责令改正并予公告,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四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处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十八条 假冒专利的,除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外,由负责专利执法的部门责令改正并予公告,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处违法所得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在五万元以下的,可以处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本处的修改,提高假冒专利行为的罚款上限;增加了对假冒专利行为的惩罚力度;强化了行政途径对专利权的保护。

第六十四条 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根据已经取得的证据,对涉嫌假冒专利行为进行查处时,可以询问有关当事人,调查与涉嫌违法行为有关的情况;对当事人涉嫌违法行为的场所实施现场检查;查阅、复制与涉嫌违法行为有关的合同、发票、账簿以及其他有关资料;检查与涉嫌违法行为有关的产品,对有证据证明是假冒专利的产品,可以查封或者扣押。


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依法行使前款规定的职权时,当事人应当予以协助、配合,不得拒绝、阻挠。

第六十九条 负责专利执法的部门根据已经取得的证据,对涉嫌假冒专利行为进行查处时,有权采取下列措施:


(一)询问有关当事人,调查与涉嫌违法行为有关的情况;


(二)对当事人涉嫌违法行为的场所实施现场检查;


(三)查阅、复制与涉嫌违法行为有关的合同、发票、账簿以及其他有关资料;


(四)检查与涉嫌违法行为有关的产品;


(五)对有证据证明是假冒专利的产品,可以查封或者扣押。


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应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的请求处理专利侵权纠纷时,可以采取前款第(一)项、第(二)项、第(四)项所列措施。


负责专利执法的部门、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依法行使前款规定的职权时,当事人应当予以协助、配合,不得拒绝、阻挠。

 

此处修改,依然没有赋予地方知识产权局在处理专利侵权案件时,查阅资料和查封侵权产品的权利。目前,地方知识产权局的这两项权利仍然只限于处理假冒专利案件。


第七十条 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可以应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的请求处理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专利侵权纠纷。


地方人民政府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应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请求处理专利侵权纠纷,对在本行政区域内侵犯其同一专利权的案件可以合并处理;对跨区域侵犯其同一专利权的案件可以请求上级地方人民政府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

 

此次增加的条款,进一步完善了专利权的行政保护制度。为权利人处理大范围的侵权行为提供了更有效率的处理方式。

第六十五条 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赔偿数额还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


权利人的损失、侵权人获得的利益和专利许可使用费均难以确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专利权的类型、侵权行为的性质和情节等因素,确定给予一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赔偿。

第七十一条 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对故意侵犯专利权,情节严重的,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确定数额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确定赔偿数额。


权利人的损失、侵权人获得的利益和专利许可使用费均难以确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专利权的类型、侵权行为的性质和情节等因素,确定给予三万元以上五百万元以下的赔偿。


赔偿数额还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


人民法院为确定赔偿数额,在权利人已经尽力举证,而与侵权行为相关的账簿、资料主要由侵权人掌握的情况下,可以责令侵权人提供与侵权行为相关的账簿、资料;侵权人不提供或者提供虚假的账簿、资料的,人民法院可以参考权利人的主张和提供的证据判定赔偿数额。

此处针对侵权赔偿金额的修改,引入“故意侵权”概念以及惩罚性赔偿,大大提高侵权惩处力度,强化了专利权的保护。同时法定赔偿额的下限和上限都有所提高,使得侵权成本大大提高,有望减少侵权行为的发生。将来的专利侵权案件中的赔偿金额,无论是计算出的赔偿额还是法定赔偿额,都有望大幅提高。


针对责令侵权人提供相关账簿、资料的修改,减轻了权利人的举证负担,与前两款的故意侵权惩罚性赔偿、以及更高的法定赔偿额相配合,将大大提高侵权人被判高额赔偿的可能性,对想铤而走险的侵权人有较强的威慑作用。

 

第六十六条 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有证据证明他人正在实施或者即将实施侵犯专利权的行为,如不及时制止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可以在起诉前向人民法院申请采取责令停止有关行为的措施。


申请人提出申请时,应当提供担保;不提供担保的,驳回申请。


人民法院应当自接受申请之时起四十八小时内作出裁定;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可以延长四十八小时。裁定责令停止有关行为的,应当立即执行。当事人对裁定不服的,可以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不停止裁定的执行。


申请人自人民法院采取责令停止有关行为的措施之日起十五日内不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解除该措施。


申请有错误的,申请人应当赔偿被申请人因停止有关行为所遭受的损失。

第七十二条 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有证据证明他人正在实施或者即将实施侵犯专利权、妨碍其实现权利的行为,如不及时制止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可以在起诉前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采取财产保全、责令作出一定行为或者禁止作出一定行为的措施。

因关于保全已在相关法律中予以规定,故此次修改,删掉了相关的内容。

第六十七条 为了制止专利侵权行为,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在起诉前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


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可以责令申请人提供担保;申请人不提供担保的,驳回申请。


人民法院应当自接受申请之时起四十八小时内作出裁定;裁定采取保全措施的,应当立即执行。


申请人自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之日起十五日内不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解除该措施。

第七十三条 为了制止专利侵权行为,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在起诉前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

同上一条。

第六十八条 侵犯专利权的诉讼时效为二年,自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得知或者应当得知侵权行为之日起计算。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至专利权授予前使用该发明未支付适当使用费的,专利权人要求支付使用费的诉讼时效为二年,自专利权人得知或者应当得知他人使用其发明之日起计算,但是,专利权人于专利权授予之日前即已得知或者应当得知的,自专利权授予之日起计算。

第七十四条 侵犯专利权的诉讼时效为三年,自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侵权行为以及侵权人之日起计算。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至专利权授予前使用该发明未支付适当使用费的,专利权人要求支付使用费的诉讼时效为三年,自专利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使用其发明之日起计算,但是,专利权人于专利权授予之日前即已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自专利权授予之日起计算。

此处修改,延长了专利诉讼时效,为权利人维权提供了更长的时间,强化了专利权保护。

第六十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视为侵犯专利权:


(一)专利产品或者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由专利权人或者经其许可的单位、个人售出后,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该产品的;


(二)在专利申请日前已经制造相同产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经作好制造、使用的必要准备,并且仅在原有范围内继续制造、使用的;


(三)临时通过中国领陆、领水、领空的外国运输工具,依照其所属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依照互惠原则,为运输工具自身需要而在其装置和设备中使用有关专利的;


(四)专为科学研究和实验而使用有关专利的;


(五)为提供行政审批所需要的信息,制造、使用、进口专利药品或者专利医疗器械的,以及专门为其制造、进口专利药品或者专利医疗器械的。

第七十五条 (编号变化,内容无修改)



第七十六条 药品上市审评审批过程中,药品上市许可申请人与有关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因申请注册的药品相关的专利权产生纠纷的,相关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就申请注册的药品相关技术方案是否落入他人药品专利权保护范围作出判决。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规定的期限内,可以根据人民法院生效裁判作出是否暂停批准相关药品上市的决定。


药品上市许可申请人与有关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也可以就申请注册的药品相关的专利权纠纷,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请求行政裁决。


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制定药品上市许可审批与药品上市许可申请阶段专利权纠纷解决的具体衔接办法,报国务院同意后实施。

此次新增的条款,实际上引入了所谓的“专利链接制度”,此制度提供了药品专利纠纷早期解决机制,旨在相关药品上市前解决潜在的专利纠纷。相应地,2020911日,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发布了《药品专利纠纷早期解决机制实施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我国的药品专利链接制度有望很快建立。然而,由于该制度在我国是全新的,实践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明确,例如药品专利信息登记的范围、相关的时限、是否及如何提供药品试验数据保护等。


实际上,由于专利链接制度只是药品上市前的早期纠纷解决机制,当事人即使未利用这一机制解决纠纷,应当仍可以通过专利侵权诉讼解决纠纷。

第七十条 为生产经营目的使用、许诺销售或者销售不知道是未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制造并售出的专利侵权产品,能证明该产品合法来源的,不承担赔偿责任。

第七十七条 (编号变化,内容无修改)


第七十一条 违反本法第二十条规定向外国申请专利,泄露国家秘密的,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十八条 (编号变化,内容无修改)


第七十二条 侵夺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的非职务发明创造专利申请权和本法规定的其他权益的,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删除)


第七十三条 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不得参与向社会推荐专利产品等经营活动。


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违反前款规定的,由其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消除影响,有违法收入的予以没收;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七十九条 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不得参与向社会推荐专利产品等经营活动。


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违反前款规定的,由其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消除影响,有违法收入的予以没收;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七十四条 从事专利管理工作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及其他有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八十条 从事专利管理工作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及其他有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处分。


第八章 附则

第八章 附则


第七十五条 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申请专利和办理其他手续,应当按照规定缴纳费用。

第八十一条(编号变化,内容无修改)


第七十六条 本法自1985年4月1日起施行。

第八十二条(编号变化,内容无修改)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四次修改对照及简析
长按图片保存/分享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63号51号楼(卫星大厦)1506室 
邮编:100190
电话:010-62966619
传真:010-62983448
网址:www.ipmarch.cn
Email:汇知杰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63号51号楼(卫星大厦)1506室 
邮编:100190
电话:010-62966619
传真:010-62983448
网址:www.ipmarch.cn
Email:info@ipmarch.cn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